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党建引领 数字赋能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三亚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
2022-04-15 11:29:00
中国教育在线海南分站
  编者按: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海南发展指明了方向。四年来,海南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释放澎湃动能。目前,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自贸港建设已经步入加速期。

  身处海南这方高等教育热土,三亚学院从办学伊始,就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国家战略和海南区域发展的高点,积极响应政策回应社会需求,对标行业与产业发展,调动内部积极活力,聚合外部优质资源,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实力。正是因为这份教育情怀与担当,四年来,三亚学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输出更多高层次智力成果、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而不懈努力。
  党建引领 传承红色基因
  四年来,三亚学院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注重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价值观、思维方式、专业技术、专业方法、职业能力”五种品质,注重在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中锤炼品格与精神,注重在主题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构建四年一贯思政育人新体系。
  “党建是三亚学院办学的红色基因”,三亚学院党委书记朱双平表示,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合规办学,切实保障了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真正占据学校思想阵地,在办学过程中,党建始终引领着学校发展。
  如何将思政教育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实践相结合,与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文化研究教育相结合,三亚学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2021年9月,华南地区首个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教研基地落户三亚学院,教研基地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力争打造成为海南教育系统,特别是党史研究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靓丽名片”。
  学校还在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上积极探索,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成为海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校。
  2021年,沉浸式党史实景剧《红》和《家》在学校先后首演,演出采取线上直播、线下观看的形式进行。《红》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为脉络,截取其中4个时期的经典故事作为切入点,通过书信朗诵、配音、旁白、唱红歌、讲故事等舞台形式,再现经典历史时刻,当晚吸引超2万人次在线上观看。三亚学院在新生开学典礼、“我和你”新生素质拓展大赛等品牌活动基础上,融入党史教育,以高度交互和场景融合等学生喜闻乐见方式,不断提高师生对革命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
  数字赋能 引领学术创新
  四年来,三亚学院积极响应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筑平台、引大师,通过数字赋能,不断引领科研创新与发展,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020年纳入到海南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学校投资近亿元的超算中心,是民办高校的第一个超算中心。其算力集群总体计算性能达到1331.8192Tflops(万亿次/秒),目前已用于服务海洋、种业、金融、遥感、气象等领域,填补了海南在多个领域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三亚学院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签约合作共建工业信息安全与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服务“智慧赋能自贸港”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依托性能领先的超算中心,目前学校已同中科院深海所、遥感所、南繁、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合作开展了多项高水平研究,直接服务国家战略所需、海南发展所需。其中包括为科技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多位点着陆器与漫游者潜水器系统研究”项目子课题、工信部智能制造设备安全、中科院深海所提供基因测序工作、为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提供自贸港进出岛物流管控仿真系统支撑平台等。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四年来,学校先后建立了陈国良院士工作站和容淳铭院士工作站,目前共建有三个院士工作站。学校面向全球启动“亿元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和集聚效应,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每次下潜都差异巨大,就像去陌生的星球探秘一样”,2019年3月,三亚学院理工学院教师陈晓虎全程参与“深海勇士”号西南印度洋科考任务,作为实习潜航员进行多次下潜作业和蛙人工作。早在2015年,学校就进一步加强海洋科学研究的力度和步伐,与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形成战略发展协同体。目前,以由“中国深潜之父”的海洋专家朱继懋教授领军,成立于2010年的“三亚学院海洋研究所”为核心,学校已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海洋科研项目等十余项。
  “飞天”、“探海”,梦想引领着探索步伐。2022年1月28日上午,阳光明媚,和风徐徐,“海南一号01、02星”及“文昌一号01、02星”共四颗卫星奔赴文昌航天发射场等待发射。三亚学院执行校长刘开南参加“海南一号卫星”出征仪式,工学部主任杨涛现场签约,学校与“海南一号”在卫星应用场景方面开展数字科研项目深入合作。
  对于种子“这件大事”,三亚学院也在作出自己的努力。目前,三亚学院已经与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已在农业大数据与农业智能化产业应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高水准平台不断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大量引进,三亚学院不断将智慧成果进行高效转化。仅2022年,学校就有《基于空天地海遥感信息高性能计算处理及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研究》等三个项目获批成为海南省重点研发入库项目。至2021年,三亚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实现首个突破,已连续五年成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第一的民办高校。“今年正好是我来海南工作的第四年”,信智学院副院长杨博雄说,“作为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的科技工作者,我一直将南繁、深海的研究及应用作为学科方向特色引领”。
  擦亮“塔尖” 释放学科平台效应
  四年来,三亚学院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定位,在已形成“塔基”办学结构与规模上,不断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路径,深耕办学数字化和产教融合发展,根据自贸港发展产业布局,重点投入建设“金融产业数字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现代服务业”“城市治理”“康养产业”等五个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发力,奋力向“塔尖”靠拢,向着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
  近日,2021年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举行,要求选手96个小时内完成包含分析、建模、求解、检验和论文写作等所有竞赛题目,尤其考量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行业综合复杂的社会及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得益于学校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整体布局和投入,三亚学院金融科技专业同学杨东来从亚太地区820所高校2万7千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荣获本科组二等奖。目前学校通过增加数字课程教学模块、搭建基于数字化技术跨学科专业的虚拟教研室、中青年教师群体普及python、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与方法、充分利用芯位教育等优质在线平台等方式,系统性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能型教师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为自贸港数字化经济建设储备培养优秀数字化人才。
  作为和自贸港建设同岁的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是由三亚学院与全球型知名金融企业盛宝银行于2018年6月合作共建。学院拥有与盛宝银行同款的多资产交易平台,可实现实时连接全球金融市场,进行外汇、股票、期货、期权等 42000多种工具交易、投资或对冲等在线金融交易服务。2020年,“三亚学院—交通银行数字人民币示范中心”在校揭牌,中心以智慧校园中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抓手,深度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背后的科学机理与创新运用,为自贸港金融产业发展贡献大学智慧。
  在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下发的《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中,由中央财经大学联合包含三亚学院在内的全国14所高校申报的“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名单。盛宝金科学院院长助理陈晓昕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创新教研示范形式,打造金融科技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培育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
  截至目前,2022级金融科技专业首届毕业生研究生升学率 24.39%,既包括深圳大学在内的国内一流高校,也包含昆士兰、悉尼大学等世界大学排名前50 的国际顶尖高校;完成高质量就业占比 60%,既包括盛宝金融科技公司等在内的金融科技企业,也包括交通银行、中信建投证券、华夏银行等国内一流金融机构。
  此外,对标2025年海南省要建立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康养产业体系规划,健康管理学院和健康医学院在三亚学院应运而生,通过搭建健康医学学科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站等平台,聚焦医学技术和护理学两大一级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健康产业新业态和数字化转型等重要工作。
  三亚学院主动适应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建立围绕海南省重点产业及产业链发展不断凝练学科及专业特色,通过整合优势特色专业,发挥学科集群效应,探索特色发展模式,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形成核心竞争力。
  锚定头部企业 发挥产教育人优势 
  四年来,三亚学院积极服务海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积极链接优势行业头部企业,以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形式深挖产教融合内涵。此举获得海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海南省教育厅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将”支持三亚学院与吉利控股集团开展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中。
  2021年9月,三亚学院与传化智联签约合作,揭牌成立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双方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优势和大学人才培养优势,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满足行业头部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高校集合优势行业和头部企业进行精准合作,开展精准人才培养和精准的应用型研究,是企业强强联合的新思路,也可能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新思路。”三亚学院校长陆丹表示。
  2021年,学校先后成立了“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复星旅文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吉利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等六个现代产业学院,以共建产业学院的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2021年12月,三亚学院管理学院与京东物流共建的“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全面对接京东“应用型人才生态工程”的人才需求,引入京东技术标准、产品、服务、产业等资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定制开发京东智慧物流、物流技术、电商生态等模块化课程。京东物流华南教育产业平台负责人张蓉表示,“通过与三亚学院共建京东生态校园综合体,将联合培养一批适用于京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的高素质国际化技术人才”。
  担当大学使命 创新社会智库服务
  四年来,三亚学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揭牌建立“海南公共安全研究院”“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海南省乡村民宿研究中心及人才培训基地”“海南旅游消费研究院”等研究中心,在海南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南海地域文化研究、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等方面建言献策,提供新型高校智库服务。
  2022年2月,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为更好地响应海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三亚学院主动发挥高校赋能,强化整体学科布局,以区块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自贸港法等海南建设发展重点产业为依托,优化专业布局,促进海南实现创新型成果转化。
  学校依托翟明国院士工作站进行的岛屿生态承载力数字化平台建设,实施“海南岛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基础数据收集和挖掘”专项行动,对海南岛各市县、各流域水资源及其利用特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状况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开发了岛屿生态承载力研究中心数字化平台,已初步构建完成海南岛水资源、水体污染物、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等相关研究方法、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平台。
  牢记教育初心 为海南培养优秀人才
  四年来,面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学校提出“让更多学生留在海南,在自贸港中找到位置并发光、发热”的人才价值主张。目前学校80%以上的生源来自岛外,有5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海南,为海南吸引并留住更多岛外生源地的专业人才。自2009年首届本科毕业生起,三亚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5.6万余名毕业生,有2万多毕业生留在海南,校友分布在各行各业,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2022年,“海南省高校就业创业讲堂”在校揭牌,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三亚市人力资源开发局与三亚学院依托该平台积极整合政府、院校、社会等资源,促进毕业生就业平台搭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一起努力,把海南建设得更美丽”
  “我有海南情缘,我们希望在海南做一些符合自贸港建设方向的项目,一起努力把海南建设得更美丽。”2021年4月26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三亚学院名誉校长李书福在海口参加活动时表示,”对海南充满信心”。
  2022年3月1日下午,三亚学院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精神。与会人员不约而同地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指示精神与如何认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认知当前复杂激烈的国际形势联系在一起。三亚学院校长陆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而深远。三亚学院要率先主动积极地领会中央有关精神,更深入坚定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创造,在一流学科和一流企业之间相互“转化”上下功夫。
  未来,学校还将在国家政策的号召和支持下,抢抓海南自贸港发展时代机遇,坚定发展硬道理和硬发展道路。围绕五大重点学科,积极协同头部企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发展作出更多努力和实践。三亚学院执行校长刘开南表示,“三亚学院要抓好机遇用好机遇,转变思维方式、提升认知维度,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方向,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获取前进新方向、创造新价值,从而回答好大学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本真问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